救灾,瑞星为什么这么快?
2009-08-27 07:50:26摘要:12日发生地震,瑞星当天晚上捐出一百万资金;15日运出第一批救援物资;16日与海航商定包机事宜,当晚首批赈灾物资到达灾区!
瑞星此次的赈灾反应速度,甚至超过了很多救灾机构。
很多人都在问:你们一家做软件的公司,这
瑞星此次的赈灾反应速度,甚至超过了很多救灾机构。
很多人都在问:你们一家做软件的公司,这
12日发生地震,瑞星当天晚上捐出一百万资金;15日运出第一批救援物资;16日与海航商定包机事宜,当晚首批赈灾物资到达灾区!
瑞星此次的赈灾反应速度,甚至超过了很多救灾机构。
很多人都在问:你们一家做软件的公司,这次赈灾为什么也反应的这么快?
其实很简单,瑞星在安全领域做了十几年,早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应急处理机制,这套机制是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里的。
如果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安全行业的话,那就会发现,这是一个非常考验反应速度的行业。每次恶性病毒的爆发,从早期的CIH病毒,到后来互联网上泛滥的冲击波、熊猫烧香病毒,瑞星都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提供全套解决方案。
而且,瑞星的解决方案不仅面对自己的用户,同时还会发放免费救援光盘、专杀工具等,为那些中毒的非瑞星用户解决实际问题。这就不仅仅出自商业的考虑,其中还有社会责任感在里面。
对内部而言,瑞星不仅有随时监控病毒爆发和互联网威胁的一套机制,更有各种应急小组,随时准备应对病毒爆发和黑客攻击,从发现病毒、病毒分析、特征码提取、打包测试、软件升级,每个应急处理步骤都是按分钟来计算的。
从恶性病毒发作,到瑞星提供紧急升级包,这个流程的标准反应时间是100分钟,而且这套应急处理机制还在不断地在改进优化。
同样的机制,被完全复制到了此次汶川大地震赈灾的快速反应之中。
12日晚10点,公司高层召开紧急电话会议,决定向灾区捐款100万,并启动相应救援机制,为下一步活动做好准备。
13日公司内部平台刊登捐款倡议、志愿者报名和献血报名倡议;
14日瑞星救援小组成立,由公司高管担任总指挥,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;从相关机构了解灾区情况,并启动“瑞星勇士救援行动”,紧急准备运货车辆,并订购帐篷、药品等紧急物资。
15日瑞星第一批救灾物资发车,由公司派人前往成都分公司成立一线工作小组;
16日与海航10分钟商定包机事宜,每日两架飞机抢运救灾物资,募集救灾物资工作全面展开;
17日包机空运和陆路运输物资同时启动,瑞星紧急采购捐赠的4000顶帐篷起运,同时募集到大批紧缺物资,全公司上阵抢运物资;(直到24日,全国运往灾区的帐篷不过44万顶)
18日,19日,20日,21日,22日连续发车,与包机同时抢运救灾物资。
同时,瑞星网站随时发布救灾的信息,网站流量飙升,瑞星迅速成为沟通灾区信息流和物流的重要渠道。
截止到24日7:00,瑞星包机运输15架次,空中抢运救灾物资94吨;陆路货运发车6批,抢运救灾物资73吨。累计抢运救灾物资167吨。
这些物资到底挽救了多少伤员,救助了多少难民,我们无法统计,但瑞星救灾反应快,是有深层次原因的。
[责任编辑:郑国维]